現(xiàn)如今,提到日本,相信許多咖啡愛好者一定會想到許多咖啡名詞,例如手沖咖啡,%arabica,匠人精神,日式深烘焙等等.日本的咖啡職人,以自己的偏執(zhí)堅持,將咖啡這一舶來品,演繹成具備獨特民族美學,與生活場景完美結(jié)合的一件特殊事物 .
有人說,日本是世界上最會開咖啡館的國家,因為不論是藍瓶子還是星巴克的海外第一站,都選擇了日本.雖然日本也有著傳統(tǒng)的茶文化,但是后來者的咖啡,卻在日本落地生根.可是相信許多人不知道的是,咖啡在日本,也是從偏見與誤解,一步步進入大眾的生活.
今天就和大家聊聊,日本的咖啡文化是如何建立,與發(fā)展的.
日本人的咖啡初體驗
日本與咖啡最早的關(guān)聯(lián),還是源自江戶幕府時期.由于當時的日本奉行一種閉關(guān)鎖國的政策,僅僅對少數(shù)國家開放,其中就有日后對世界咖啡史發(fā)展深遠的荷蘭.
隨著荷蘭的貿(mào)易路線,咖啡在德川綱吉在位時(公元 1680-1709 年),由長崎出島傳入日本.
江戶時期的日本
但是,日本人起初對咖啡并沒有什么好感.日本的醫(yī)師廣川獬,將咖啡當成一種治療缺乏維生素而引發(fā)水腫的藥物,在其所編寫的《長崎見聞錄》當中將其相關(guān)的醫(yī)學知識所記錄下來.而德川幕府曾拿咖啡豆當作藥用物品,派發(fā)給因在前線打仗無法攝取足夠蔬菜而患病的武士.
日本武士:我太難了
到了1804年,一名叫大田南畝的著名狂歌師,在著作《瓊浦又綴》描述曾在荷蘭人船上,被請喝名叫「咖啡」的東西,其形容『豆炒得黑黑呈粉狀,與白糖攪和后飲用,臭與苦味無法適應(yīng).』
可以說,在日本人最初的印象里,咖啡對其而言,與中藥沒什么差別.
日本人的初次擁抱咖啡
而日本人開始擁抱咖啡,是從明治時代(1868年至1912年)開始.那時日本正在積極脫亞入歐,人們模仿著歐式的生活方式:社交舞、紅酒牛排,當然也包括小酌咖啡.
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,日本開放咖啡豆貿(mào)易,販賣茶葉的日本傳統(tǒng)茶屋們也開始銷售咖啡.
到了1888年,一家名為“可否茶館”的店在東京上野開店,這是日本第一家咖啡館,也是后來日本咖啡館的雛形.由于當時咖啡在日文中的讀音與「可否」相近,因而起了這個奇妙的名字.更為奇妙的是,這家店的老板,是鄭成功的后人.
在此之后,日本人對咖啡的熱愛,便一發(fā)不可收拾.但是凡事也有例外.二戰(zhàn)時期,咖啡作為敵對國飲品,其進口在日本受到了限制,并在一段時間后被完全禁止.
日本的現(xiàn)代咖啡進程
等二戰(zhàn)結(jié)束之后,商品化的咖啡再次進入日本,引領(lǐng)了日本的第一次咖啡浪潮.
1969年日本咖啡品牌“上島咖啡”(此上島非國內(nèi)的連鎖咖啡品牌)推出加奶咖啡后,罐裝咖啡的銷售額直線上升——奶味掩飾了過度萃取后咖啡的苦澀,使口感變得渾厚順滑.
而1973年時,冷熱兩用的自動售貨機,帶動了咖啡的銷售額,罐裝的咖啡迅速擴大,同時期日本也逐漸出現(xiàn)不少做手沖與虹吸的店鋪.而到了1982年,日本的咖啡館浪潮達到了頂峰,當時,全日本有近16.2萬家咖啡店.
時間到了1996年,風靡世界的星巴克在東京銀座開了日本的第一家分店,自此以后,星巴克覆蓋日本全境,所有都道府縣均有,且各地星巴克在環(huán)境與氛圍營造上也都相當有辨識度,尤其概念店極其出色.而每個季節(jié)及節(jié)日,日本星巴克也都會推出當季限定食物.
隨著日本人逐漸開始接受咖啡,日本的本土咖啡連鎖品牌DOUTOR COFFEE,丸山咖啡,巴哈咖啡館也相繼誕生,咖啡也逐漸滲透到每個日本人的生活中.
而被稱為“咖啡界的Apple”的咖啡店“Blue Bottle”(藍瓶咖啡)在日本開張也于2015年2月,在日本開張,也是用另一種方式,向日本的咖啡文化致敬,取經(jīng)日本咖啡的服務(wù)精神.
后記:
對于日本的咖啡發(fā)展史而言,做事嚴謹,一絲不茍的日本匠人,是日本咖啡文化發(fā)展,也是從0到1的關(guān)鍵.但是縱觀日本的咖啡發(fā)展歷程,主動擁抱變化,將科技與咖啡融合,拒絕浮躁,回歸匠心,也是日本咖啡能永葆活力的根本原因.
因此對于國內(nèi)的咖啡人而言,與咖啡和國人的生活融合,才能更好地發(fā)展推廣中國的咖啡文化.
免責聲明:文章系用戶自主投稿,,目的在于信息傳遞,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需刪除或修改,,聯(lián)系QQ2041552110,。